本篇文章3719字,讀完約9分鐘

年10月,經過10多年整理,被列入20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叢書(中華詩詞研究院項目)的《香草亭詩詞》由黃山書社出版。 該書作者裴維是開封人、晚清要人、工詩詞,著有《香草亭詩草》、《香草亭詞草》(以下簡稱《詩草》、《詞草》)。 《香草亭詩詞》由其子孫裴元秀、裴文瑗、裴壽龍等根據《詩草》、《詞草》手稿整理,裴元秀作序,裴元佑題簽名。

裴維其人

晚清開封佩氏家族是古城著名的科舉家族之一。 裴氏子孫、中央黨校教授(退休)裴元秀據文章介紹,從開封裴氏干隆五十五年( 1790年)擔任安徽蒙城縣、亳州知州的裴振( 1746年~1795年)開始,從安徽的老伴兒起,到清朝去世的4代人。 這個家族重視文教,子孫們科舉成績優異,為官多。 光二十四年( 1898年)誕生的《祥符縣志》載有裴氏一家三代十人,為其中兩人立傳。 十人中有五人,三人是進士,一人是翰林。 據悉,7名官員中,有州、縣一級的地方官,也有擔任京師的二貨大佬裴維,裴氏家族曾一度有名。

裴維是這個時期開封的裴先生的第三代,也是領導人。 裴維( 1856年~1925年)、字韻珊、一字韞山、號君復、香草亭主、同治十二年( 1873年)河南拔貢第一。 光緒元年( 1875年),與堂兄弟裴維俊列在同一個排行榜上,光緒6年進士,進入翰林院庶常館習習,成為庶吉士。 光緒九年翰林院的編纂,是為了開封裴家唯一的翰林。 光緒12年擔任國史館協修官,光緒15年擔任御史,第二年獲得花翊、官二品。 裴維之父裴季勛,咸豐二年( 1852年)進士。 的弟弟裴維信、光緒在19年舉人,參加過開封衡門詩社。

裴才華出眾,卓有見解,為官清廉。 翰林院學習結束時,工部尚書翁同(字叔平、同治、光緒帝師)強烈建議他在裴維留翰林院工作。 此后,他擔任過福建道監察御史、鴻禎寺少卿、奉天府丞、湖北學政、太常寺少卿、順天府丞等職。 但是,此時的清王朝已經內外交困,風雨飄搖,裴維親經歷了丁戊奇荒、甲午戰敗、庚子事變、王朝覆滅等一系列重大事件,深知朝廷上下的腐敗無能。 甲午戰敗后,當時福建道監察御史的他,用“有可能在輕議割地揭開各國貪婪之利的邊緣”的紀念碑(現存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)來復蓋光緒帝,堅決反對割讓臺灣。 這個紀念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,認為臺灣將割讓給日本,列強瓜分中國之初,結果后患無窮。 的侵略中國,是不義之戰,是失道寡助,其力量在侵略過程中逐漸減弱,多次抗戰,主張在敵我力量發生變化時,集中驅逐有特點的兵力。 這個奏折是研究甲午戰爭的重要文獻,關于其中開啟各國貪婪邊緣的預見,完全符合《馬關條約》簽訂后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實際。 但是,隨著清王朝的一步步傾斜,貝聿銘的政治理想漸漸崩潰。

“品讀開封:裴維與《香草亭詩詞》”

辛亥革命后,他不侍奉二朝,甘當遺老,后來任命實錄館副總裁,參與《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》的編纂。 民國要人胡漢民作為門生,請他出山三次,他婉言拒絕了我是吃清朝工資的人。 晚年的他,晚清四大家之一王鵬運參加了光緒二十二年( 1896年)在京師組織成立的咫村詞社(見劉映華編《王鵬運年譜》),是詩詞會友,表達了內心紛繁的感情。 在去世前不久的1924年,寫了《浣溪沙》。 的含義是悲傷的寂寞,反映了晚年的酸楚和無奈。 1925年,裴維在京病逝,葬于西直門外官園義冢。

裴維詩語抄本

裴維的詩詞創作有“詩草”、“詞草”兩種,生前未發行,但現在可以憑借《香草亭詩詞》一書問世,之后的人的摘錄、保存、整理是不可缺少的。

裴維死后8年的1933年,由朱祖謀( 1857年~1931年,字樟生、號強村、知名名詞人、學者)生前編輯,在龍榆生整理的《滄海遺音集》上發行。 關于朱祖謀將這本書托付給龍榆生的過程,龍榆生在《朱強村先生永訣記》的文中有詳細記載。 該書第2卷收錄了裴維《詞草》的63首詞作(其中2首誤收),在《香草亭詞》1卷中出版,是裴維作品首次結集。 2003年,裴元秀教授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調查了這本書。 198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葉恭綽主編的《全清詞牌》,選錄詞作8000余首,是清詞最多的選集,其中裴維的詞作3首(其中1首為誤收)、夫人顧玉琳詞作1首,是裴維作品的第二次誕生。

朱祖謀生前編輯的裴維作品可以在《滄海遺音集》中出版,來自裴維細胞侄子裴南侯的摘錄。 裴南侯的摘錄也得益于恥麟的大力支持。

關麟先生( 1880年~1962年),近代著名名詞學家、實業家、教育家,我國鐵路交通業的創始人之一。 他在光緒27年( 1901年)參加廣東鄉考試,裴維成為欽定正考官。 裴死后,關赑麟念念不忘師恩,命令部下裴南侯整理摘錄。 當時裴南侯在京漢鐵路局工作,關赑麟時是這位鐵路局局長。 裴南侯抄寫裴維《詩草》《詞草》各二部及其夫人顧玉琳詩詞作品《花韻樓詩詞殘稿》(以下簡稱《殘稿》)的一部分。

1938年日寇占領華北后,裴南侯攜帶《詞草》和《殘稿》各一部分撤離,全力保護。 1961年,進入晚年的他寫信給文化部,證明收藏著裴維夫婦的作品,并請求文化部協助解決。 文化部將此信轉發至北京圖書館(即今國家圖書館),裴南侯抄寫的《言草》和《殘稿》從此進入國家館藏。 這是裴維《詞草》的國圖本,其中《詞草》經朱祖謀選學校,如前所述。

2002年,開封徐府坑街的裴先生的老房子被拆除,在這里裴維的侄子孫沛文瑛發現了兩個“詩草”和另一個“言草”,現在裴南侯的長女裴元佑留在鄭州。 這可以說是裴維《詞草》的鄭州本。 兩部《詩草》,一部用朱筆圈閱,名為鄭甲本,另一部裴文瑛由鄭甲本補抄,名為鄭乙本。 這次黃山書社出版的《香草亭詩詞》,都是基于上述手稿和《滄海遺音集》《香草亭詞》的版本。

《香草亭詩詞》一書

近年來,國內外學者對晚清和民國詩詞的研究較多,成立于2007年的中華詩詞研究院,繼《二十世紀詩詞文獻編纂》之后,共出版了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和現代詩詞家別集兩部大型叢書。 此次出版的《香草亭詩詞》一書是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叢書之一,該書收錄于作者詩作200余首,詞作近300首,書的后面附有作者年譜、夫人“殘稿”、親弟弟裴維信詩札存等。

晚清要人裴維離開家鄉親屬,輾轉于首都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江蘇、福建、廣東等地,創作大量旅游和客居作品,憑吊詩作、抒情物,或懷古往事,文案十分豐富。 學生有青云志,尋求永恒的捷徑(《濟南道中》),這是青年裴維的自信。 不特別用兵,希望農家老翁。 這課桑農、安處如平砥(《登軒后山》),這是他的社會理想。 十丈軟紅懷昨天夢,一痕新綠試春犁。 停車要訪問前一天早上的事情時,垂柳模糊地認出了古老的堤壩(“朱仙鎮題墻”)。 這是他路過家鄉的感慨。 一生中最悲傷的事,就是無意中因功名而弄錯了少年(《感懷》),這是晚年他在職業生涯中受挫時的無奈。

值得注意的是,1894年底,貝聿銘到福建監察檢閱,此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期間。 面對危機四伏的國情,他在《贈東南將帥》中寫道:“傳檄誰從海上呼喊,碧天云靜月輪孤?!?蠻花鳥三春詠,夷海番山一統圖。 盛世功名銘竹帛,男子雜志早寓桃弧。 升平不忘戰備,自古以來就不能邊防。 在《臺灣雜興四首》中,作者表達了對孤立的海外臺灣島的擔憂,以及對保衛邊疆人才的號召:絕島掛著八培,海云沉在岸上。 自孤城夜靜雅起,萬幕秋屯帥府開。 我為梁苑客感到羞恥,歌風誰去漢王臺? 把握形勢第一,天為巖疆生異才。 遺憾的是,第二年馬關條約簽訂后,臺灣被割讓給了日本。

裴維的詩作,像揮手、感情樸素真摯、風格清新自然一樣,就像他在《詩境》中主張的那樣,突然得了奇文,不人道。 在本人的意見中,正好為我獨裁。 語言并不危險。 卓爾很優秀。 知道天籟高,摸東西敞開心扉。 但劇本真的,其余的都是塵土。

裴維的話,風格多婉轉,清新工作巧妙,措辭甚多,有小令、中調、長調,以小令、中調為主,體現了作者極具天賦的填空能力。 玉簾,害羞。 眉毛遠山嫉妒。 害怕爬大樓,大樓外面下起了紅色的雨(“祝英臺近題畫”),詞句就像把美女圖展示在網友面前一樣。 小泊古亭東,鞋一樣的船會擋風。 兩行煙一齊拂過水,變得很重。 困住斜陽不變紅(《南鄉子湖》),是絕妙的湖面夕映圖。

裴和妻子顧玉琳感情非常篤,但是他外出了,不能攜帶家人。 妻子只能呆在開封的家里。 夫婦因為很多作品表達了彼此的想法,所以非常感動。 正如《贈內》之一,惇每年告別,浮名難得安慰。 只有一本郵亭草多,配有梳妝臺和韻詩。 妻子用“外送”回答說:在堂多次猜書,在女兒中又看到月圓的時候。 買很多桃花紙,可能會寫邯鄲之路的詩。 他的《閨情》詩作,以妻子的口吻寫,感人至深:絞線愁玫瑰錦語,畫樓誰送相思? 教鸚鵡環唱,盡是郎君的離別詩。 妻子在光緒年間的丁戊奇荒中攜手失環,24歲,此前兩個幼女也相繼去世,裴終身未娶。 在《拾起行李箱里的遺物悼念十二首》中,作者看到東西想到人,想起妻子的詩來畫畫,寫道:“讀了詩篇百感生,在詩中還想起了夜晚的吟聲?!?悲傷的草草留下了問題,害怕拾遺箋支付管城。 在晚年作詞《浣溪沙》中,作者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:積雨新晴進入夜空,碧空清澈如水。 清光剛想要玉輪圓。 花透氣簾情脈脈,茶香浮杯思綿棉。 阿誰共話年前。

標題:“品讀開封:裴維與《香草亭詩詞》”

地址:http://www.hgdelivery.com/kfwh/180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