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4280字,讀完約11分鐘
我國的科舉制度始于南北朝,始于隋朝,始于唐朝,到宋代越來越完備,直到1905年才廢除。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走上職業道路的通天大道。
文舉三鼎足是對科舉考試中的文狀元、榜眼、探花的贊揚,形容三者如鼎足,支撐科舉考試的造才大鼎。
唐代科舉共開設進士科263科,取進士近7000人,其中漢語狀元69人籍貫不詳,另外155人大部分集中在河北、河南、陜西三省。
宋代取文狀元的有118人,其中浙江24人、河南20人、福建17人、江西11人、江蘇9人、安徽9人、四川6人,其他分散在各省。 從唐宋時期的文狀元分布情況來看,河南一直位居第二,但加上榜眼和探花的人數,河南在這一時期的科舉考試中應該居全國第一,可謂英才出中原。
開封在唐代是地方城市,沒有狀元,但宋朝的118名文狀元中,開封取狀元的有10人,占河南狀元人數的一半,居全國各城市之首。
開封狀元
張去華( 938~1006歲)是宋太祖建隆二年級( 961年)的冠軍。 張去華曾任工部侍郎,官清廉。
李肅( 940~972 ),宋太祖干德4年( 966年)狀元。 他喜歡喝酒喝醉了死了,所以才32歲。
宋準( 938~989 ),杞縣人,宋太祖開寶6年( 973年)狀元,宋庳族叔。
宋準獲得冠軍有個故事。 當時貢士徐士廉打了登溫鼓告狀,說宋為私中。 太祖勃然大怒,父母號召宋準在殿上復試,但依然評定為冠軍。 中國科舉建立殿試制度始于宋準。 宋準也成為了中國科舉殿試的第一人。
宋準被任命契丹,還做過幾年知州后,寫文獻工作,主持貢舉,當過河北運輸使。 舍不得51歲病逝。
張師德( 978~1026歲)是張去華之子,大中祥符4年( 1011年)成為冠軍。 張德中狀元之后,宋真宗派他去外交事業,后官到刑部員工外郎、吏部郎中、左諫大夫、知制誥。
宋厰( 996~1066 ),杞縣人。 宋仁宗天圣二年( 1024年)的冠軍,鄉試、會試、殿試都排在第一位,是中三元的英才。 其實他弟弟宋祁更辛苦。 當時兄弟倆一起考試,按成績排在宋祁元,宋庠排在第三位,但認為聽從政治的章憲太后宗法觀念嚴重,不愿意兄弟的前哥,將本應是冠軍的宋祁降為第十位,而將哥哥的宋庠 當時人說合格者有兩人。
宋庠一開始為了知制誥,幫助皇帝起草文件。 中國文武科學考試的分緣來自宋庠之功。 寶元中期宋庡是右諫的醫生,被任命為參知政事(副相)。 仲淹變法失敗后,任樞密使。 皇元年( 1049年)兵部侍郎,拜見該中書門下平章事。 宋家兄弟以文學聞名天下,詩文畫很棒。
王岱辰( 1012~1085 )、咸平(通許)人。 宋仁宗天圣8年( 1030年)成為冠軍,被仁宗迷住,于慶歷元年( 1041年)成為翰林學士。
從王岱辰官到吏部尚書三司使,他官55年,是北宋最長的冠軍。
王岱辰擅長文學,寫的演奏章經常在宮中傳閱。 歐陽修是他衣領的親戚,北宋著名女語族李清照的繼母王氏是王拱辰的孫女。
許安世( 1040~1084 )、宋英宗治平4年( 1067年)狀元。 詩文受到歐陽修等文壇巨匠的重視,病逝時44歲,蘇軾曾為解衣而葬。
時彥(? ~1107 ),宋神宗元豐二年( 1079年)進士第一位,吏部侍郎。 任封府尹時,時彥憑鐵腕加強治安,受到東京人民好評,后官至工部尚書,任上病逝。 時彥的詩詞水平很高,《全宋詞》中收錄了其作品《青門飲寄寵人》的一首。
李常寧( 1037~1088歲),宋哲宗元三年( 1088年)的冠軍,考取中狀元時已經51歲。 被授予鎮海軍節制法官,同年6月在任官時去世。
蔡( n∨) ( 1067~1124 )、宋徽宗崇寧五年( 1106年)狀元。 據悉,蔡人品極差,在中狀元之后,即投身強奸相蔡京,但他還是因力捧蔡京而被記錄在第一位。 但是他的文案相當好,惠宗通過將他的對策傳授給天下,表示贊賞。
中國科舉史上唯一的四元狀元
金開科舉只有43次,可調查狀元42人,分布在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河南4省,也有少數女真族。
孟慶獻( 1130~1180 )、字友之、開封人、金世宗大定3年( 1163年)癸未科進士第1名,去考鄉試、府試第1名、去燕京參加會試,會試第1名為狀元、孟慶獻又獲考第1名、中三元,中三元。 在海陵王增加的殿試中又獲得第一名,成為中國科舉史上唯一的四元狀元,名聲享譽朝野,被稱為孟四元。 母親因病去世,悲傷過度,50歲時病逝。
向忽必烈深夜說教的大師
王鴻( 1190~1273 ),字一百零一,開封蘭考人。 哀正大元年( 1224年)甲申科進士第一。 金的死,忽必烈使節鄭重聘請了王鵜鶘,重用了。 王鵜鶘向他講述齊家治國之道,常常長達深夜。 專門搬到大都會(北京),給了宅邸。
鼻祖繼承王位后,任命王鴻為翰林學士繼承宗旨,朝中制詭章大多出自王鴻之手。 另外還直接參與了《太祖實錄》和遼、金二史的編纂。 通過王鴻的努力,元當時的紀綱、典章煥然一新,朝中充滿活力、活力。
元代的科舉也是由王鵜的力奏開始的。 他還樹立了國子學培養人才,在元繼金之后,在治國方略上更加成熟。 至元7年( 1270年),王鵜在80歲高齡辭去了職務。 元祖每件大事都要派使者去問。
元代博學之士
開封人陳祖仁( 1314~1368歲)、原大臣到正二年( 1342年)為止為左排名狀元,做過監察御史,并參考了中書省事。
陳祖仁因敢言而聞名,后來知道政治事(副相),但經常和首相意見不合,去翰林院獲得學士學位。 至正二十八年( 1368年)秋,明兵抵達北京城,死于亂軍之中,時年54歲。 陳祖仁博學多識,天文、地理、律歷、學術數等都得其要項,素有大師之稱。
明代杞縣二狀元
明代河南人只有開封的孫賢和劉理順兩個高中冠軍。
孫賢(? ~1478 ),杞縣人,明景泰5年( 1454年)狀元。
孫賢高中后,授權翰林院編纂,參與《寰宇通志》的撰寫,又成為會考官。 后來修了《英宗實錄》,進入太常寺正卿兼翰林學士,掌翰林院事。
劉理順( 1582~1644 ),杞縣人,明思宗崇禎7年( 1634年)狀元。
他中狀元時年已52歲,被任命為知制誥,專門起草文件,文筆好,迷戀崇禎帝。 李自成攻京,攻破城池,他愚忠先死于家族,后穿朝服,浮夸而死。
根據有證據的資料,全國共有600多名冠軍,除近100名籍貫不明外,江蘇省取得的冠軍最多,共計77人。 浙江省排名第二,56人。 河南44人,第3位河北39人,第4位福建第5、35人。
開封榜眼
唐代資料可查榜眼排在第36位,其中河南籍者占1/6,居全國首位。 唐史上第一位榜眼是李義琛(安陽人),他的哥哥李義琰在尋找該排行榜上的花。 剩下的榜眼有著名詩人岑參(南陽人)、王建(光山人)、馬異、范傳正(淄川人)、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儀(三門峽人)。
五代時,河南四人中有榜眼。 他們是桑維翰(洛陽人)、韓熙載(南陽人)、梁國翰(鄭州人)、江文尉(開封蘭考人)。
江文尉( 901~953歲),開封蘭考人,后家遷往福建。 中進士之后,在南唐擔任官,擔任比部員外郎、中書舍人、御史中丞,多次主持功勛考試,享年52歲去世。
宋大中祥符4年( 1011年),開封人恰好在辛亥科張師德排行榜上獲得第二名。 開封人想獲得金榜前兩位,是開封歷史上值得稱贊的輝煌一年。
正好從官到工部侍郎,后轉任尚書左丞(相位),組織宋科技巨書《武經總要》40卷,修訂《集韻》10卷。
趙楷、宋徽宗第三子、北宋徽宗政八年( 1118年),殿試后原計劃排名第一,徽宗因害怕人議論,將趙楷降為榜眼位。 趙楷只在宮殿畫畫,畫花鳥極其精巧。
馬祖常( 1278~1338 ),蒙古人。
他的曾祖父和前來人一起征收宋朝,定居開封,官員去禮部尚書。 馬祖常鄉試、會試都是第一,殿試是第二,拜監察御史。 60歲時,任禮部尚書,樞密副使。
王教(生卒年月不詳)、開封祥符人、明世宗嘉靖2年( 1523年)被癸未科榜眼、翰林教授主編,修讀《明會典》,擔任3次會考官。
河南籍人士獲得榜眼的有遼代趙陸(淮陽人)、金代劉文龍(內鄉人)、元代喇合臺(長葛人)、明代劉矩(濮陽人)、馬之駿(新野人)、何瑞征(信陽人)和清代王元振(柘城人)、祝藩(固城人)
榜眼分布地區以浙江最多,為63人,江蘇第二、42人,福建和江西第3、39人,河南第24人,排名第4。 安徽十五人,第五個。
開封探花
河南人在歷代科考中有15人訪花:唐李義琰(安陽人)、崔備(許昌人)、五代李度(洛陽人)、宋李九令(洛陽人)、溫仲舒、趙概(虞城人)、祖元選(上蔡人)、漢組(開封人)、安
韓絳( 1012~1088 )、字子華、開封雍丘人,北宋仁宗慶歷2年( 1042年)進士第3位。 韓絳為開封獲得探花第一人。 其父漢億,父子兄弟6人過相位,中原望族。
韓絳累官翰林學士、御史中丞、開封府知府。 熙寧初年,受樞密副使拜拜,因三司條例制定成功,晉升為參知政事,開始其副相官位的生涯。
西寧7年( 1074年)王安石罷工后,請漢江代王安石相位。 元豐年間,漢江因病去世。
安燾,北宋仁宗嘉四年( 1059年)己亥科進士第三位。
安燾被任命為三司使戶部尚書。 元豐6年( 1083年)在樞密院擔任全國軍事機關高級領導人,很好地解決了與西夏的關系。
趙燁( 1138~1185 ),開封人,南宋孝宗主干道2年( 1166年)尋花,擔任江東提刑,死時47歲。
邢一鳳,開封人,明世宗嘉靖20年( 1541年)探花。 邢一鳳擅長詩文、書法。
中國探花排名中江蘇58人、浙江45人、江西36人、福建20人、河南16人。
中國在隋至清的千年科學考試中,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河南、江西、河北成績良好。 在城市排名中,冠軍數量排名前五的城市有蘇州(包括吳縣) 26人、開封15人、福建莆田7人、西安、杭州、吉水各5人、山東曲阜、浙江余姚及鄞縣(寧波)、江蘇昆山、四川各4人。 排名前五的城市有北京8人、福州(含福建省) 8人、泉州(含晉江) 8人、蘇州(含吳縣) 6人、開封、鄭縣(寧波)各5人、杭州、余姚各4人、江西仁和、江蘇無錫、福建莆田各3人。 勘探人數前五位的城市有江蘇武進10人、杭州7人、蘇州(含吳縣) 6人、無錫5人、開封、北京、江西仁和、福建莆田各4人。
開封史共有15名狀元(不包括2名武狀元)、5名榜眼、4名探花。 在全國城市冠軍、榜眼、探花排名前五位的排行榜上,開封全部上榜,其綜合成績僅次于蘇州,且排名靠前。 其輝煌成績位居中國城市科學考試前列,這也是開封歷史光輝的一頁。
標題:“開封歷史上的“文舉三鼎足””
地址:http://www.hgdelivery.com/kfwh/18410.html